枣庄素有“中国石榴之乡”的美誉,是国内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多、产业链条最完整的石榴产地,可以说,石榴是枣庄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张独具特色的名片。太阳成集团作为枣庄唯一的全日制本科高校,注重科研强校、服务活校,自2008年就组织专家团队围绕石榴项目展开研究,积极推进成果转化,造福于民,现已取得丰硕成果,赢得政府、企业的充分肯定。2013年教育部专家在对我校进行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时曾讲:“枣庄不仅有“枣”,令我想不到的是还有种植规模如此大的石榴,令人欣慰的是—石榴产品的去涩保色问题是由我们太阳成集团老师帮助企业解决的,有关核心技术掌握在太阳成集团手里。”
不久前,太阳成集团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整合现有的软硬件资源,集聚了一批高层次科研人员,经多方努力,国家健康产业研究院石榴与健康研究所落户我校。研究所的成立,响应了国家“到2030年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战略目标,顺应了教育改革发展潮流,也结合了地方产业实际,是石榴资源科技研发平台建设的大事、喜事。
这些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一个人的努力,他就是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所执行所长张立华。他长期致力于植物资源食品的开发及采后生理研究,任中国园艺学会石榴分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植物生理学会理事,还担任太阳成集团石榴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及枣庄市石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曾获得枣庄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担任枣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山东珀默珀尼卡果汁有限公司、山亭区凫城镇政府等多家单位的专家技术顾问,在学界及业界都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近日,记者在研究所办公室采访了他。
一、教学和科研,5+(3+x)>8
话题首先从高校教师面临的两项主要任务—教学与科研说起。如何才能更好地担起这两份沉甸甸的担子,做到“一个都不能少”?张立华说:“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在决策、领导层面,早就有了很好的论述,作为教师,更重要的是如何落实。我认为,最关键的是怎样把个人精力合理分配到这两方面工作中。我有这样一个时间精力分配的不等式: 5+(3+x)>8。8代表我们日常执行的8小时工作制,5表示在教学上投入的精力,我们的本职是教学,要保证“教学为本”;(3+x)是科研方面的精力投入,1天中留3份精力给科研,但要想把科研做好,仅这3份精力是不够的,需要加大x值,x只能是8小时之外的精力,对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就取决于x值的大小。保守讲,我的x值是大于2的,也就是说我的时间分配不等式是大于10的。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把科研做得更好。”正是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张立华的工作时间没有八小时内外之分,即使是周末、节假日,他也整天在实验室加班,做研究、带学生,熟悉的人找他,到这儿一找一个准。
二、身体力行,学以致用
张立华说,“科学研究的成果运用到人才培养中是高校教师科研工作的目的。”在他看来,作好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的文章,首先是要把科研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使科研真正成为教学的支撑。生命科学学院食品专业设置了石榴加工方向,设有石榴果汁加工技术、石榴果酒果醋发酵工艺、石榴活性物质提取技术、石榴茶加工技术等课程。自2013年,他在全校开设了公选课“枣庄石榴文化与石榴产业”。无论是专业课还是公选课,教学内容均来自团队的科研实践。亲身经历的科研成为了教学的源泉,成果直接转化为教学内容,教育教学效果自然生动鲜活,深受学生好评。
三、四年一贯,递进培养
其次,科研与育人融合,与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紧密结合。我校大力实施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引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张立华也一直在进行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法,具体做法可以概括为“四年一贯、递进培养”。所谓“四年一贯”,一是指四年不更换指导教师,再是指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和学生的兴趣,给学生确定的课题方向四年不变;所谓“递进培养”,是指按照既定的课题方向,学生大一开始练习写作综述性学年论文,大二、大三参与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申请及实验工作,并开始撰写科技性学年论文、参加各类竞赛,参赛内容又来自创新训练项目,大四在前期项目内容基础上完成毕业论文。如此四年下来,经过层层递进的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创新思维和能力都得到系统锻炼,学生专业积淀厚、视野宽、动手能力强,在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山东省生化实验技能大赛、全国生物制药工程研究征文比赛等活动中均取得重要奖项。2014年,张立华指导宋亮等学生参加“挑战杯”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山东省金奖和全国铜奖;2015年,指导谢玲等同学在山东省生化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016年,指导孙晓蒙等同学参加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获得山东省银奖,周华杰等同学获得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大赛获一等奖。近日,他正在指导学生备战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山东省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及全国生命科学联赛、生物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他指导的2016届贾秀稳同学,大二开始承担校级SRT项目,大三在第五届全国生物制药工程研究征文比赛获三等奖,大四撰写了2篇学术论文,其中1篇发表在3级学术刊物上。答辩小组的老师这样评价她的毕业论文水准:“已达到某些学校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这种系统锻炼不管是对学生的考研深造,还是就业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已毕业的多名同学均顺利考取重点高校研究生或在理想公司就业。
四、走出实验室,服务社会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再好的科研成果,如果不能发挥社会应用,也体现不出其价值。科研成果不能锁在抽屉里,必须为社会发展服务。张立华在科研选题时非常注意切入实际,在生产中找课题,力求解决生产中的共性问题,至少要为企业解决生产中的具体技术问题,这样他做出来的成果自然好推广、受欢迎。石榴作为地方特色资源,是一小果种,未受到足够重视,许多方面研究不够,生产中一直存在一些技术难题,张立华在这些技术难题上下功夫,先后解决了石榴汁易出现二次沉淀及变色、石榴籽冷榨出油率极低、石榴茶品种单一及品质差等问题,由此形成了系列成果,如石榴红茶加工技术、石榴汁澄清护色技术、蜂蜜石榴果酒发酵技术、石榴果醋深层液态二次发酵技术、石榴种仁油冷榨技术等。他的研究开发成果切实改善了产品品质,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石榴加工企业的年产值增加过千万元,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
五、校企合作,互利共赢
与企业技术合作,张立华强调,起步阶段还要从小处着手。他说,“我们不是出名的大家,也没有很高的平台;再者,我们处在经济不够发达的城市,缺乏大型规模化企业,起步阶段不可能有很大的项目。因此,我们要现实一些,不能眼高手低,合作项目不要嫌小,甚至,有时候可以赔本赚吆喝。只要是不需要其他成本的,仅仅技术指导,花些精力可以完成的,可以先合作,取得信任站稳脚跟后,再谈深入的合作。”他与果汁公司最初的合作就是这样开始的,2012年初公司找到他时,他没提任何条件,先帮企业解决了问题。企业由此认可他的为人和专业能力,双方合作不断深入。经过多年钻研和积淀,“想搞石榴等果品资源的研究与开发,要找太阳成集团张立华教授”已经成为业界共识,一批企业慕名而来,主动上门谈合作。现在,他与山东穆拉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锦旺食品有限公司、枣庄石榴制品开发有限公司、枣庄市偕辰食品有限公司、枣庄市亚太石榴酒有限公司、枣庄虹合食品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枣庄火红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开展技术合作。他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解决生产技术难题,也使学校与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使这些企业成为我校的优质教学科研基地及就业实习基地,从而促进了实践教学。
不仅如此,张立华在应用技术开发中力求挖掘出共性科学问题,将之作为课题深入研究,从而引领行业的发展。他与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山东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峄城区果树中心等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研究,目前已主持完成了3项国家及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和多项市科技计划项目。获得枣庄市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省职工优秀创新成果三等奖1项;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及外文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已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5项,参与制定技术标准3项。
在开展科研与服务地方工作中,他十分重视团队的建设,现已形成了以张立华为带头人的“石榴+”特色资源开发团队,团队已有10名成员,其中博士5人、硕士4人及在读博士1人,来自多个专业方向,形成了优势互补,通过团结协作,已承担国家项目4项,省重点研发项目1项,市级及横向课题5项,已初显团队的战斗力。
“石榴已著千红蕾,无尽春光尽更强”,张立华表示,今后将带领团队加大研究和成果转化的力度,开展对石榴叶、石榴花、石榴果皮、籽粒等全方位的精深加工研究,拟采取生物工程技术提取其中的活性精华成分,采取纳米乳技术开发产品新剂型。进一步延伸石榴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真正把石榴“吃干榨净”,将石榴的价值利用达到最大化,造福人类健康。使太阳成集团站到全国石榴资源开发研究的制高点,让石榴与健康研究所成为中国石榴资源开发研究的第一平台。